js文件不存在或浏览器不支持该js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超越传统思维,打造全球城市2.0版

2018-3-1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首个获批启动的超大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城市规划范式、理论、程序、形式上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城市新愿景,不仅在公示期间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同,而且是以国际社会通行的概念昭示城市新抱负的。更为可贵的是,上海在全球城市的内涵认识上进行了重大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创新策源能力进入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体现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

  创新是活力之源。城市文明史已反映了:是否创新,既是各时代的名城之所以崛起的关键原因,也是一大批城市衰败的核心诱因。传统全球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一度单纯注重于金融控制和企业总部,而缺乏对创新的深刻认识,进而在全球城市的源头功能上没有给予专门设计。千年之交,恰恰是一批不在传统全球城市视野中的新兴城市以主要基于创新策源功能而崛起成为新一代的先锋城市、标杆城市。面向21世纪中叶,打造升级版的全球城市,必然涉及到功能定位上对创新的响应。

  “上海2035”以“卓越的全球城市”为总目标,“卓越”二字代表着上海本轮规划部署的出发点就是打造2.0版的全球城市,是对传统全球城市从认识到实践的迭代升级。这具体表现在上海从单纯关注商品、资金、人员、信息等流量控制的“码头”功能,升级到了同时强调科技创新和文化策源的“源头”功能。“上海2035”在城市性质上明确在上一版规划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功能上增加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两项新功能; 在城市发展愿景上明确了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三项子目标。可以说,“上海2035”体现了新时代关于“全球城市”升级版的中国方案、中国贡献。

  “上海2035”基于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实际情况,摆脱对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经济形态与结构的简单模仿,不一味追求城市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而是强调产业融合发展、均衡发展,从而超越对于全球城市经济形态的“虚”“实”困扰。它为关键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创造了最大的弹性。通过大数据研究,上海识别了一个超越通常“陆家嘴+外滩”中央商务区尺度的、面积在80平方公里左右的“中央活动区”,作为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这个“中央活动区”的创新点在于不划定具体边界、不限定具体功能,为服务业的行业发展和空间发展留出了最大的功能弹性和空间弹性。同时,提出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扶持先进制造业、适度保留都市制造业,空间上既加快实施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又规划“基本工业用地控制区”,作为全球城市制造业的底线发展空间。

  “上海2035”研究编制过程中注意到,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有颠覆式创新出现,创新经济与产业发展呈现高度动态变化。因此,在20年左右的超长期上无法精准预见城市未来的经济形态和具体支柱产业门类。合理的策略是基于特定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去培育适合多种创新活动和经济门类的创新生态系统及产业生态环境,最后让科技发展和市场力量去筛选城市的创新格局与产业构造。为此,“上海2035”特别关注研究产业活动和创新活动的空间行为特征。

  “上海2035”提出严控城市常住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意图绝不在于不发展上海、封闭上海,而是要建设更为生态宜居的上海、更为开放的“大上海”。国务院对“上海2035”的批复意见中,明确提出上海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同,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根据“上海2035”,在90分钟通勤范围内,就涵盖有多个城市的近3万平方公里5500万现状常住人口。在这个空间尺度上,无论是现有的企业关联网络,还是人员活动交流频次,以及共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态系统关联,都反映了一体化的融合发展形态。我们不妨称之为“大上海”。随着“上海2035”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区域交通高水平互联互通、市政设施共建共享,上海的创新活力将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更大的人口基数上获得源源不断的保证。当然,就好比当年上海建城之初曾被称为“小苏州”,今天一些周边城市被热情地称为“小上海”。我们也要乐于把大上海这个品牌与兄弟城市分享,携手共建繁荣创新之城。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工作整体上划分为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制订“上海2035”,只是面向两个百年上海发展部署的第一环节,真正实施、实现规划,还需要在建设与管理环节的大量工作。尤其是围绕规划目标,如何抓住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个品牌的工作?如何进一步增进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大量的实践探索正等着全市人民共同去努力。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屠启宇)


  超越传统思维,打造全球城市2.0版
  2018-3-1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首个获批启动的超大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城市规划范式、理论、程序、形式上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城市新愿景,不仅在公示期间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同,而且是以国际社会通行的概念昭示城市新抱负的。更为可贵的是,上海在全球城市的内涵认识上进行了重大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创新策源能力进入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体现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
  创新是活力之源。城市文明史已反映了:是否创新,既是各时代的名城之所以崛起的关键原因,也是一大批城市衰败的核心诱因。传统全球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一度单纯注重于金融控制和企业总部,而缺乏对创新的深刻认识,进而在全球城市的源头功能上没有给予专门设计。千年之交,恰恰是一批不在传统全球城市视野中的新兴城市以主要基于创新策源功能而崛起成为新一代的先锋城市、标杆城市。面向21世纪中叶,打造升级版的全球城市,必然涉及到功能定位上对创新的响应。
  “上海2035”以“卓越的全球城市”为总目标,“卓越”二字代表着上海本轮规划部署的出发点就是打造2.0版的全球城市,是对传统全球城市从认识到实践的迭代升级。这具体表现在上海从单纯关注商品、资金、人员、信息等流量控制的“码头”功能,升级到了同时强调科技创新和文化策源的“源头”功能。“上海2035”在城市性质上明确在上一版规划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功能上增加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两项新功能; 在城市发展愿景上明确了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三项子目标。可以说,“上海2035”体现了新时代关于“全球城市”升级版的中国方案、中国贡献。
  “上海2035”基于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实际情况,摆脱对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经济形态与结构的简单模仿,不一味追求城市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而是强调产业融合发展、均衡发展,从而超越对于全球城市经济形态的“虚”“实”困扰。它为关键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创造了最大的弹性。通过大数据研究,上海识别了一个超越通常“陆家嘴+外滩”中央商务区尺度的、面积在80平方公里左右的“中央活动区”,作为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这个“中央活动区”的创新点在于不划定具体边界、不限定具体功能,为服务业的行业发展和空间发展留出了最大的功能弹性和空间弹性。同时,提出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扶持先进制造业、适度保留都市制造业,空间上既加快实施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又规划“基本工业用地控制区”,作为全球城市制造业的底线发展空间。
  “上海2035”研究编制过程中注意到,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有颠覆式创新出现,创新经济与产业发展呈现高度动态变化。因此,在20年左右的超长期上无法精准预见城市未来的经济形态和具体支柱产业门类。合理的策略是基于特定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去培育适合多种创新活动和经济门类的创新生态系统及产业生态环境,最后让科技发展和市场力量去筛选城市的创新格局与产业构造。为此,“上海2035”特别关注研究产业活动和创新活动的空间行为特征。
  “上海2035”提出严控城市常住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意图绝不在于不发展上海、封闭上海,而是要建设更为生态宜居的上海、更为开放的“大上海”。国务院对“上海2035”的批复意见中,明确提出上海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同,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根据“上海2035”,在90分钟通勤范围内,就涵盖有多个城市的近3万平方公里5500万现状常住人口。在这个空间尺度上,无论是现有的企业关联网络,还是人员活动交流频次,以及共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态系统关联,都反映了一体化的融合发展形态。我们不妨称之为“大上海”。随着“上海2035”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区域交通高水平互联互通、市政设施共建共享,上海的创新活力将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更大的人口基数上获得源源不断的保证。当然,就好比当年上海建城之初曾被称为“小苏州”,今天一些周边城市被热情地称为“小上海”。我们也要乐于把大上海这个品牌与兄弟城市分享,携手共建繁荣创新之城。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工作整体上划分为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制订“上海2035”,只是面向两个百年上海发展部署的第一环节,真正实施、实现规划,还需要在建设与管理环节的大量工作。尤其是围绕规划目标,如何抓住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个品牌的工作?如何进一步增进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大量的实践探索正等着全市人民共同去努力。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屠启宇)